保發中心董事長桂先農表示,買保險是一種社會責任的展現,當發生時由多數人共同分擔少數人的不幸與困難,讓保險發揮互助功能,有助社會安定。圖/郭亞欣
向來被譽爲保險界國家級獎項的「臺灣保險卓越獎」,今年已邁入第九屆,保發中心董事長桂先農指出,該獎項的設立目的是希望透過客觀、公正、專業的評審,選拔出優質的保險公司,促使保險業者能積極提升專業及服務品質,並鼓勵保險從業人員以服務保戶爲志業,進而維護消費者權益,該獎項已成爲保險業界共同努力追求的最高榮耀。
桂先農表示,今年以「自強不息 卓越寰宇」爲主題,並維持「新興風險保障商品推展卓越獎」獎項,響應綠色金融與保險科技趨勢,鼓勵業者配合時勢,積極開發農業保險、綠色保險及資安保險之商品,支持政策推行與善盡社會責任。此外,在頒獎典禮方面,因應疫情限制措施,同步線上直播頒獎典禮,即時分享頒獎現況,民衆可透過QR Code掃碼下載大會手冊,同共掌握典禮流程。
桂先農進一步表示,臺灣保險業已具有保費收入穩定成長、資產持續創新高、盈餘穩定成長且發展成熟的特性,有助「保險」發揮保障社會、安定人心的功能。此外,保險業已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在2020年底臺灣產/壽險業從業人員達399,338人,高於銀行業178,389人、證券商37,641人。在2012年以後臺灣保險業保費收入成長率已優於經濟成長率。2020年與世界其他市場比較,臺灣總保費收入爲世界第十名,約佔世界總保費收入1.8%,臺灣已是世界保險大國。據瑞士再保sigma研究報告,2020年臺灣保險滲透度爲17.4%,世界排名第二名。2020年臺灣保險密度4,800美元,世界排名爲第11名,從保險深度及密度觀之,顯見臺灣保險業已相當成熟。
另外,今年爲921地震屆滿11年,投保率已從88年的0.2%成長至36.47%,住宅地震保險屬於小額商品,建議銷售可從實體模式轉變成網路投保模式,保險業應積極開發網投平臺,建立流程體驗操作較爲順暢的投保介面,將有助於民衆提升投保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