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國英
這是一個天量規模的債務拆彈,
這在全球經濟史上超極罕見,
這至少決定未來十年的國運。
上週六的原創文章《楊國英|跳不開的囚網,中國經濟的深層困境……》,我闡述了當下中國經濟正面臨的深層困境,全球唯二(主要經濟體)高達300%的宏觀債務槓桿率。
這一超高宏觀債務槓桿率,對應的全社會負債規模接近350萬億。
對這一數據,部分讀者朋友有所懷疑,我沒空詳細回覆,建議質疑的朋友可以查閱財政部公開發布的2021年相關數據、以及IMF對我國隱性地方債務的評估。
超高的宏觀債務槓桿率,必然會構成超高的經濟和金融系統風險。
如果經濟增長是高速的,這倒也沒什麼,其系統風險可以藉由經濟高增長逐漸緩解。
但是,如果經濟增速下降,那麼,超高的宏觀債務槓桿率,不但會對通縮構成倍增式的壓力,而且,部分債務隨時有可能崩盤,繼而會再對通縮構成二次負反饋。
銆婄數瀛愰浂浠躲�嬩俊閿﹀墠3瀛f瘡鑲$泩浣�2.77鍏� 鎷氫笢鍗椾簹鍘傚尯钀ヨ繍
很不幸,當下我們的經濟增速確實在下降,並且在全球動盪中美終極博弈中期不可逆之下,至少在未來五年內,經濟增速再次恢復高增長的概率是極低極低的。
所以,關鍵時刻,必須拆彈,必須拆解總債務高達350萬億的經濟核彈。
最近,全中央到地方,從央行到住建部,各級部門確實在加速拆解,並且動作之大,力度之猛,絕對是前所未有。
關鍵時刻,全力以赴加速拆解經濟核彈,重點可以關注兩大信號。
浠栧晱銆屼竷骞寸礆鐢熻卜鎴垮摢鏈夊洶闆o紵銆� 缍插弸鍒嗘瀽1鍘熷洜璁撲汉涓嶆暍璨锋埧
。第一大信號,創紀錄的樓市火力全開。
鏇惧嚭鐝惧湪S.H.E鐨凪V涓紒婕暙浜虹墿鍑辫タ閫叉敾娓棩鏂囧叿甯傚牬
今年的樓市政策實在太猛了,降房貸、降房貸首付比、降存量房貸、降落戶和購房門檻……,還有認房不認貸,事關鼓勵剛需和改善購房的政策,現在能降的,幾乎全部都降了。
另外,超大和特大城市的城中村,今年正在加速啓動,這是在間接刺激大城市的潛在購房需求。
。第二大信號,天量地方債務在加速緩解。
嚴格意義上的地方債務,主要分爲地方債(安全等級高)和城投債(安全等級稍低)。
今年的地方債和城投債發行,事實均超過預期,尤其是在724政治局會議首次明確“要有效防範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制定實施一攬子化債方案”之後,地方債和城投債的發行更是在加速。
具體看兩組數據:今年1-8月份,地方債發行約6.3萬億,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長(3%),創同期歷史新高;同期,城投債發行4.1萬億,同比增長近17%,淨融資規模近1.1萬億,同比下降2.8%。
爲什麼說樓市火力全力是拆解當下經濟核彈的第一大信號?
樓市的相對穩定,房價的相對穩定,這個實在太重要了。
鍒樺槈鐜叉浘鍥犮�岄┈妗躲�嶅鑸掓穱鍙樿劯 鎰忓鎻紑濂圭殑銆屾�櫀銆�
樓市不僅涉及到近40萬億的存量房貸、以及20萬億左右以不動產作爲抵押物的經營類貸款。
而且,樓市的預期走向,還涉及到各級政府的地方融資平臺,因爲,地方融資平臺的鉅額融資,基本上都以土地儲備作爲直接或隱含的抵押物。
所以,樓市必須穩住,房價可以跌,但是不能大跌——一旦大跌,系統性的經濟和金融風險隨時有可能爆發。
爲什麼說地方債務緩解是拆解當下經濟核彈的第二大信號?
地方債務規模實在太龐大,必須確保短期不批量暴雷。
截止2021年底,我們的地方債務(地方債+城投債)超過70萬億,再加上地方政府的隱性債務,我們的地方債務整體應該超過110萬億。
我們的地方債務,在去年和前年事實有過不間斷的暴雷,今年在經濟預期不樂觀之下,如果再不加大地方債務的發行,那麼,今年是有可能爆發批量風險的。
在上週六我講,我們近350萬億的全社會債務,風險最高的是政府部門(重點就是地方債務),其次是非金融企業,再其次纔是居民(房貸佔居民債務的大頭)。
所以,在宏觀債務槓桿率超高、潛在系統風險高懸之下,我們今年只能加大地方債務的發行規模,以確保地方債務短期內不發生批量暴雷,這是關鍵時刻經濟維持穩定的底線。
全球動盪,經濟預期不樂觀之下的天量債務拆彈,有且僅有兩招:一是債務主體的挪騰,二是債務週期的延展。
鍥犲簲缂哄伐銆佺墿浠蜂笂娑� 宸ョ▼浼氾細鍏叡宸ョ▼鏈夊绛�
開篇我就講過,在經濟預期不樂觀之下,天量債務的拆彈,無法採用總量收縮的模式(收緊財政和貨幣政策),因爲,經濟預期不樂觀本來就已經產生信用收縮,這時再啓動債務總量的收縮,必將產生信用收縮之後再收縮的悲慘結局。
鎴戝閮芥槸鏀挎不浜猴紵 鐖哥埜鏄�岀泭婧愩�嶃�佸効瀛愬彨銆岀珛浼熴��
所以,在債務總量無法也不能收縮之下,當下我們的天量債務拆彈,只能依靠債務主體挪騰和債務週期延展。
債務主體挪騰,重中之重是增加TOC的宏觀槓桿率,相對穩定或減少TOG和TOB的宏觀槓桿率,這就是當下樓市火力全開的核心要義。
債務週期延展,關鍵之關鍵是短期內增加地方債和城投債發行,先度過短期可能批量暴雷之困,再考慮地方政府的中長期結構性化債。
而地方政府的結構性化債,事實又牽涉到樓市和房價的預期走向,畢竟,樓市和房價的預期走向,直接關係到土地市場和地價的預期走向,後者又最終關係到地方政府的債務安全性。
所以,歸根到底,穩樓市穩房價,纔是本輪天量債務拆彈的終極手術刀。
穩樓市穩房價這把終極手術刀,只要操作到位,不僅實現當下天量債務的主體挪騰,而且還可以間接支撐並從根本上緩解中長期的地方債務。
史詩級拆彈,無疑是一場超難度的大型手術,
钁槅澧╂枃鍖栦腑蹇冨懆鍏棩鍏嶈不DIY 29鏃ユ竻姘村湒鏇搁え鍚虫泬妯傝鎺ㄧ悊
所以,關鍵時刻,只能再次祭出終極手術刀。
面對終極手術刀的太過鋒利,隨時會誤傷和反噬,
希望決策者審慎之,精細之,並動態調整之。
主文寫到這裡,向大家抱歉一聲,近期的廣告有點多甚至有點雜,後天會恢復正常,到時我會詳細解釋原因,抱歉了。
宄钞涓嶇銆屼袱澶ф槦搴х敺銆嶉伃鎶楄 濮斿眻婢勬竻锛氬儚寰楃姜鍏ㄤ笘鐣�
再說一說今天的市場。
1,美版醫保藥品談判迎來重大進展。
美國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發佈公告,根據通脹削減法案(IRA)將對首批10款藥品進行醫保價格談判,這10款藥物包括阿哌沙班、恩格列淨、利伐沙班、西格列汀、達格列淨、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依那西普、伊布替尼、烏司奴單抗、門冬胰島素系列產品。
此次美國醫保談判源自2022年通過的《通貨膨脹消減法案》,該法案旨在使美國老年人能負擔起藥品,並賦予聯邦醫療保險首次談判藥品價格的權利。
對於此次醫保談判意義,美國國會預計,此次醫保價格談判將使選定藥物的成本平均減少50%,到2031年,有望爲美國衛生部門節省近1000億美元。
隨着第一輪價格談判的10種藥物名單公佈,生產這些藥物的公司面臨10月份簽署協議參與談判的最後期限,但從各大跨國藥企的反應來看,IRA的藥品價格談判條款遭到了他們的強烈抗議。
涓笢鍦板尯鍐茬獊鍗囩骇鐨勬媴蹇у紩缇庡浗鑲℃寚鏈熻揣涓嬭穼
目前,跨國藥企巨頭中阿斯康利、強生、默沙東、百事美施貴寶和安斯泰來均就《通脹削減法案》對美國衛生部提起了訴訟。
我們認爲,儘管大型跨國藥企與美國政府之間存在爭議,但美國醫保藥品價格談判勢在必行,這是因爲這些藥物多數以慢性病爲主,過去一些年價格經過大幅上漲,醫保的支付壓力不斷增大,美國政府若再不對這些藥品進行限價,醫保將不堪重負。
2,歐洲經濟面臨滯脹的擔憂。
近期,歐元區採購經理人(PMI)持續惡化,8月綜合PMI初值降至47,連續3個月萎縮,創下2020年5月以來新低;服務業PMI從50.9降至48.3;製造業PMI繼續下滑至43.7,這些數據顯示,歐元區不僅製造業持續低迷,服務業增速也明顯下滑。
瀹滄槬濂夋柊锛氶噾绉嬫敹鍓茬ɑ璋峰繖 鍙堣涓�骞村ソ鈥滀赴鈥濇櫙
並且,自去年7月以來,歐洲央行已經連續加息9次,累計加息425個基點,但持續的加息未能有效降低歐元區核心通脹數據,據歐盟統計局公佈數據,8月份歐元區的通脹率爲5.3%,與7月持平,高於市場預期,加劇了各方對通脹居高不下的擔憂。
在這種情況下,歐洲最近公佈的經濟數據和會議紀要顯示,持續加息已令歐洲經濟疲態盡顯,增長動能持續減弱,加上通脹數據居高不下,歐洲經濟面臨着滯脹危機。
閲嶇锛佸湪娌逛环椋欏崌涔嬫棩锛孫PEC涓婅皟鐭虫补闀挎湡闇�姹傚墠鏅�
儘管如此,歐洲央行內部對於是否繼續加息仍存在爭議,反對者認爲,經濟面臨極大壓力,維持當前利率足以降低通脹;而支持者則強調,通脹處於高位,即使經濟放緩,潛在的通脹率仍可能長時間保持高位。
銆婃湯鏃ラ◣澹�嬫潕绲湅璧蜂締濂界溂鐔燂紵鍏ㄨ8鎯呮吘闆诲奖姒嵅闈掗緧鐛庤偗瀹氥��婕斿嚭澶氶儴缍撳吀浣滃搧銆屽杽鎯¤鑹层�嶇簿婧栨嬁鎹�
雙邊觀點各有道理,但我們認爲,影響歐洲央行決策的還取決於一個關鍵的外部因素,那就是美聯儲是否加息,如果美聯儲在貨幣政策上不鬆口,歐洲央行除了加息別無選擇,否則歐元區降低通脹以及穩定歐元匯率將面臨更大的壓力。
3,融創中國迴歸港股通,股價連續兩天暴漲超68%。
鏉ㄥ箓涓嬬彮璺鎹曡幏 瓒呭嚩杞﹀ご鐏揩鎾戠垎涓婅。澶荆
今天,上海證券交易所發佈了《關於滬港通下港股通標的調整的通知》,在本次港股通標的名單調整中,加入了22只股票,其中融創中國是唯一一家房地產企業被納入。
浜ц兘鎸佺画閲婃斁 鏂板笇鏈涘墠9鏈堝疄鐜扮敓鐚攢閲�1306.05涓囧ご
此外,自9月1日北京上海先後宣佈執行“認房不認貸”,該重磅新政在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全面落地,一線樓市隨之開始躁動。
疊加9月4日下午,融創中國一張大紅海報刷屏,顯示融創北京項目“融創壹號院”熱銷56.2億元。
受到這三方面利好消息提振,融創中國港股連續兩天暴漲,累計漲幅超過68%。
同時,今年以來,融創中國的經營業績也有所好轉,中報顯示,上半年融創中國實現合同銷售額521.4億元,較去年增長20.5%,虧損額爲153.7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約33.9億元。
還有,與恆大和碧桂園大部分土儲分佈在三四線城市不同,融創的土儲主要分佈在一二線城市,隨着房地產新政落地,融創似乎迎來了絕處逢生的時刻。
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樓市的短期回暖還無法從根本上破解高負債房企的財務困境,所以,未來融創中國仍面臨着諸多不確定性。
4,再融資階段性收緊,或可令高速擴張的新能源產業暫歇。
近期,證監會針對IPO、再融資做出了6項監管安排,顯示出再融資收緊信號非常明確。
隨着再融資監管的加強,目前已有多家新能源上市公司宣佈終止定增,例如8月31日,鋰電設備企業杭可科技宣佈終止22.73億元的募資計劃;8月28日,鋰電負極材料商中元股份7.7億元定增終止。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還有32家新能源相關公司在等待定增批文,預計融資上限合計達到862億元,另外還有11家公司在等待可轉債批文,發行規模合計也達到315億元。
绔嬪鍙冮伕浜鸿炒鍧ゆ垚锛氱稜鐕熸湁鑲″姏閲忔兂鎻涗粬 绲曚笉鏈冭鎵撳埌
此前,業內對新能源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已多次發出警告,卻仍未能阻止其一路狂奔的步伐,然而,再融資的收緊,或許可以讓狂飆的新能源行業放慢腳步。
這是因爲新能源產能過剩,某種程度上來說,是資本“催肥”所致,股權融資、IPO上市、再融資等大量資金瘋狂涌入這個賽道,使絕大部分企業選擇大幹快上,但這樣的結果是,技術來不及迭代、產能同質化問題嚴重。
杈藉畞鐪佽嚜鐒惰祫婧愬巺鍘熷壇鍘呴暱濮滃畯闃佽鍙屽紑锛氱洸鐩惉淇♀�滄斂娌婚獥瀛愨�濓紝鑺辫垂宸ㄨ祫璺戝畼涔板畼
現在,隨着融資渠道逐漸收緊,新能源行業持續數年的“產能競賽”將會有所收斂。